2月16日,“鹿晗潮牌被吐槽”、“鹿晗潮牌声明”、“鹿晗还是键盘手好”等话题相继火爆。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博主花1500元购买了鹿晗担任主管的品牌衣服,收到后发现质量不好,在视频中吐槽。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该博主手上的衣服目视质地轻薄,且细节并非本意,衣服中线条不细,出现了很多线头。 随后,博主分析了这件衣服的生产成本。 面料价格便宜,拉链成本不到1元,车算20元成本,怎么算也在60元左右。 售价1500元,明显是暴利、天价。
事实上,仅仅是博主在商场或其他品牌店购买的衣服,遇到这种情况发布视频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和鹿晗有关系才能火起来引发话题。
很快,购物券方面通过社交平台声明回应,表示对质量有严格控制,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的消费者可以无理由退货7天,如有售后需求,可以与品牌方取得联系,呼吁解决
出乎意料的是,本来不是大事,鹿晗本人并不高兴。 通过海外的社交平台连续发布了两个内容,似乎为此谴责了品牌和本人的网民。 他先发一张冰上照,写着“键盘侠~键盘侠~好羡慕你们,好厉害”,再发一张水面照,写着“果然键盘侠不错,哈哈”。
显然,这两项内容不仅未能平息风波,还将网友枪口指责潮牌质量低劣,直指鹿晗本人。 看这次风波,鹿晗无疑翻了两个跟头。 他到底错在哪里?
首先,艺人做生意、做流行品牌本来就没错。 服装和饮食的明星变多了。 以前做过余文乐,有退出演艺圈的陈冠希。 此后,有王鹤棣等人,纷纷看中服装市场有利可图。 更何况,偶尔也会有服装质量的问题。 好好售后服务就好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博主计算服装成本,有点不合理。 有明星加持,服装自然有品牌溢价。 这个无可厚非。 买了卖了就符合市场规律。 如果衣服卖不出去,品牌方面当然会降价。 更何况,一套成本不仅与原料和生产成本有关,品牌宣传、运输、经销商销售也与租金和人力有关。 怎么能用生产制造的成本来衡量呢? 这样算来,一幅动辄上万、几百万的字画,怎么就成不了笔墨纸砚的成本?
鹿晗错是品牌的主管人,确实应该严把质量关,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明星创立的品牌,不可能自己开工厂,开生产线。 一般都是代替其他工厂工作。 衣服已经卖得这么贵了。 使用好面料、合作成本高的工厂也同样赚钱。 不过,虽然自己的利润会少一点,但至少对粉丝和消费者来说足够了吧。 既然是老板,就要对市场上流通的产品负责,鹿晗的锅就有质量问题。
其次,出现了质量问题,鹿晗被打了个正着,有错就好了,网友说是“键盘侠”是什么意思? 这种态度显然难以被网友接受,而且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很难理解。
截至发稿时,鹿晗都发表了1000多条评论,从网友的态度来看,也多是责难,他的盟友少。 鹿晗这次的颤抖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