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承元:一波三折话书缘

2020-04-28   古籍

2011年5月27日上午,我一出北京西站便赶往琉璃厂东街,去观看中国书店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的预展。时任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先生见我正在看展柜里摆放的《梅花喜神谱》,便招呼工作人员将书取出,对我说这部书不错,孟宪钧先生对它很了解……我笑着说:“孟先生应该不如我了解,因为十多年前我曾经是这部书的主人,今天是有缘再相见。”彭总听我将该书的来龙去脉作简单介绍后说,想不到还有这些故事,应当写出来与书友们分享。

记得1996年初的一天,我得到某人要出售清影宋刻本《梅花喜神谱》的消息,便急忙向其求购,对方却说已有买家。我立即问:“买走了?”答道:“没有。”又问:“书款交付了?”答:“也没有。”交谈中,卖家看我对该书很感兴趣,有志在必得的意愿,欲吊我的胃口,想“拿一把”,于是我主动表示可以考虑出好价钱、现钱交易等。卖家心动了,答应把书卖给我。经过几番商议,终于如愿将这部书买到手。

《梅花喜神谱》二卷,宋伯仁撰,宋景定二年(1261)刻本。它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形态的木刻版画集,刀法古朴明快,刻印俱佳,在中国印刷史上极其有名。我所买的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沈氏古倪园影宋刻本,线装二册,初印本。每卷首钤有十余枚印章,如“镜澄”“镜澄玩赏”“品禺轩长乐”“读画斋藏”“吴兴许氏”“许氏廷藩”“高阳博明氏珍藏图书”“余园主人玩赏”“半忧居士藏书之印”“厚基之印”等。卷内一空白页上钤有一方形大印,印文数十字之多。另有一仕女肖像印,单独钤于一纸上,夹在书中,其边款为“墨琴表妹小影”。墨琴何许人也?《中国妇女名人辞典》有载:曹贞秀,字墨琴。画家曹锐女,学者王芑孙妻。雅好诗文,兼工写梅,尤擅小楷,享有“海内闺阁第一”之誉。著有诗文集《写韵轩小稿》。由这页钤盖“墨琴表妹小影”肖像印记的纸来看,该书很有可能是曹贞秀或其表哥的旧藏。

书友来访,凡观赏过这部《梅花喜神谱》的,无不称赞其刻印之精美。2001年秋的一天,国家图书馆的郝瑞平先生打来电话说,孟宪钧先生在一次古籍拍卖会上,花1.1万元买了一部清影宋版《梅花喜神谱》,但有瑕疵,他想借我的这部看看。郝先生是我的好友,孟先生是著名藏书家,因此我毫不犹豫将书用特快专递寄给郝先生,由其转交孟先生。书寄出几天后,郝先生来电话说,孟先生很喜欢这部书,问我能否转让给他。我自己也很喜欢这部书,不想出让,郝先生未能说服我。孟先生不肯放弃,亲自给我打电话。当得知我年长他几岁,就说:“老兄,书让给我吧,请你来我家做客,我的藏书中你有喜欢的,可以让给你。”话说到这份上,我不便再坚持,忍痛割爱吧。

孟先生花1.1万元买的那部《梅花喜神谱》有瑕疵,我这部完好无损,卷内钤有数十枚藏书章,其中有些藏家还很有名气,我开价1万元算是合理的。此事本来可以圆满了结,哪里知道,当时北京的秋季大拍已经开始,孟先生发现一部白棉纸明刊本即将上拍,这部书他心仪已久,如果此次不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工薪阶层不会有很多闲钱,也只能顾此失彼了。

2002年春节前,孟先生向郝先生建议:春节期间到石家庄去看老卓。郝先生告诉他晚了一步,《梅花喜神谱》前不久已经换了主人,买家是深圳的一位企业家。孟先生听了大失所望。

春节过后,我去参加北京万隆春季古籍拍卖会。中午时分到会场,看到万隆拍卖公司的陈东经理正在和孟先生交谈。我填写好办理竞买手牌的表格,去请陈东经理签字,孟先生看到表上我的签名,问道:“您就是石家庄的卓先生?”他正要介绍自己,我对他说:“我认识您。”孟先生感到诧异:“您怎么会认识我?”我答道:“您是大名人呀,多次在央视《鉴宝》节目出镜。”后来再相遇,孟先生常发感慨:“老卓,我真后悔呀!”我连忙检讨说:“都是我不好,我应该把书留给你。”与孟先生相识后,他曾多次邀请我去他家坐坐,品赏他的藏书。我怕给朋友添麻烦,从未去拜访,至为遗憾!

《梅花喜神谱》卖出数年后,那位深圳买家遭遇不测,我急忙将这一消息告诉孟先生,他比我更早知道此事,但是书主的家人不想转让藏书,看似好的机遇又成了泡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佳椠妙品《梅花喜神谱》竟出现在2011年中国书店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而且以49万余元的高价拍出,不知是否被孟先生拍到,但愿他有此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