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献给妈妈┃ “轻含笑,尊前认得,阿母旧慈容”

2024-05-12     墨香茶谣

原标题:母亲节•献给妈妈┃ “轻含笑,尊前认得,阿母旧慈容”

母亲节的来历起源于古希腊,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感恩母亲的传统。

《诗经》曰:“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唐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宋词说:“轻含笑,尊前认得,阿母旧慈容。”

母亲,是把我们带到世上,

给予我们生命的人。

母亲,是对我们关怀照顾,

抚养我们长大的人。

母亲,是对我们毫无保留,

愿意付出一切的人。

唐诗宋词里的母亲

《诗经•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𪾢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游子吟(自注,迎母溧上作)》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将母》 北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纻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迎春乐》 宋•杨无咎

新来特特更门地。

都收拾、山和水。

看明年、事事都如意。

迎福禄、俱来至。

莫管明朝添一岁。

尽同向、尊前沈醉。

且唱迎春乐,祝慈母、千秋岁。

《小诗送孟坚北归》宋•李光

汝到家中暂喜欢,倚门慈母问平安。

举头便见天边月,莫作千山万水看。

《母子吟》 南宋•释文珦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

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

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

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苍苍。

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

《寄书后作》 南宋•林希逸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题致乐堂 其二》 元•张之翰

花有清香竹有阴,春风长在北堂深。

细看慈母忘忧处,便是贤郎致乐心。

《墨萱图二首 其一》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题白云山舍为桑孝子作》 明•胡奎

欲知慈母心,磊磊高山石。

欲知慈母操,青青古岩柏。

阿母生儿才十年,空山别鹤悲离弦。

儿今读书母身健,绩麻夜坐明镫前。

父昔生儿愿儿好,儿心一寸春晖草。

母在山中父在天,结庐长在白云边。

《送稌东归并示穆穰稔辈六首 其二》 明•王绅

青岩山下石溪头,草屋柴门事事幽。

但奉欢娱养慈母,荣名势利不须求。

《游子吟》 明•唐文凤

朝为游子吟,暮怀游子悲。

游子去日远,慈母将畴依。

母发白如雪,子心皎如月。

但得子心如月圆,照母白发高堂前。

《得家书》 明•夏原吉

慈母书来三月初,书中教诫意何如。

重言王事须勤慎,不必区区念倚闾。

《柳梢青 题具庆堂》 明•李昌祺

素发严亲,酡颜慈母,眉寿双全。

屋润家肥,儿恭妇顺,孙更能贤。

夫妻快活团圆。

这想是、前生福缘。

更积阴功,仍行好事,长享耆年。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747c1cb420e0dae8b174e9bb72d2f2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