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最宜逢腊日,顿觉助年华”:腊八节的习俗与“腊八粥”

2024-01-18     墨香茶谣

原标题:民俗┃“最宜逢腊日,顿觉助年华”:腊八节的习俗与“腊八粥”

《大腊》 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腊八,顾名思义,就是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古人们要举行冬祭,用收获的谷物、捕获的猎物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俗称“腊祭”,习俗是喝腊八粥。

而我们中国人把农历12月份称为“腊月”是有原因的,为了表明这岁末的祭祀是用猎取的野味,于是就将“猎”去“犭”旁,加“肉月”旁,而成“腊”字。所以这“腊”,也就成了在年终用“猎取的野禽、野兽”,来“祭祀百神、先祖”的专用词了。这就是“腊”与“腊祭”一词的来源。

《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

“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最重大的节日就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北齐诗人魏收的《腊节》诗中有“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的句子,用的就是这两个典故。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 、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民间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五谷之神。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民间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五谷之神。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二十四节气•小寒┃“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二十四节气 • 秋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二十四节气•小雪┃“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

二十四节气•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二十四节气•立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二十四节气 • 霜降┃“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二十四节气 • 寒露┃“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二十四节气 • 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十四节气•处暑┃“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二十四节气·立春┃“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

二十四节气·谷雨┃“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二十四节气·春分┃“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二十四节气•冬至┃天台人过冬至:请老太公,擂冬至丸

二十四节气 • 小暑┃“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二十四节气 • 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十四节气 • 大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二十四节气 •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二十四节气 • 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二十四节气·立秋┃“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5e158d72d04ea33f26835b8290b2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