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趁着黄巾军之乱各地的封疆大吏都有了扩充地盘的打算,就算是一些出身并不高贵的乡绅人家都有了逐鹿天下的意思,而刘备和他的两位结义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也想在乱世之中建立自己的一番伟业。
虽然他们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兄弟三人奋斗了好几年都只能在县令级别徘徊,无法完成当初预计的大业,这让刘备十分的焦灼,于是就想着骗曹操五万人马然后去发展自己的势力。
结果没想到这一战不仅没有沾到任何便宜,而且自己的二弟还被曹操围困在了土山上,连同自己的两个妻子一同被困,这时候仰慕关羽忠义的曹操开始招降他,为了保护两位嫂夫人,关羽只能选择降汉不降曹,归顺了当时被曹操控制的大汉朝廷。
当时曹操跟袁绍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在招降了关羽之后一直对他待遇丰厚,关羽对此也十分的感激,想要报答曹操的恩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斩颜良诛文丑,帮助曹操解决了敌方的两员大将。
曹操自然欣喜异常,上报天子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后来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封金挂印将曹操所有的赏赐都留下来然后去寻找刘备,关羽这样的选择已经相当于辞官,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和后世还喜欢称呼他为汉寿亭侯呢?
首先就是汉寿亭侯是大汉天子封下来的正统封号,虽然说只是个亭侯不是什么大官,但是毕竟是正统的封号,跟后来刘备称帝后封他的前将军要威武多了,关羽跟人打仗的时候总不能介绍自己是五虎上将吧。
而且关羽本身就很不满意自己跟黄忠并列为虎将,对于马超也颇有微词,所以他一般上阵都不会表明自己的前将军身份,而是立了一根旗子上面写着汉寿亭侯。一是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给对方心理压力,第二就是展现自己的功绩。
其次就是因为汉寿亭侯是关羽最高的封号,虽然关羽死后也有谥号,但是刘禅对关羽的谥号并不友善,所以后世提起关羽都以最出名的称号来追念,就像诸葛亮的称号卧龙一样,关羽也被冠以汉寿亭侯的称号。
关羽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想要辞掉这个封号,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封号还是挺有用的,所以就将这个封号给沿用下来了,封金挂印只是一种态度,并不是说他跟之前的爵位就一刀两断了,毕竟爵位是皇帝给的而不是曹操。
就算是刘备和孙权这样的大人物,都需要向朝廷请赐封号和爵位,就像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就上表请奏要朝廷封刘表的长子刘琦为荆州牧,然而当时审批这件事的人基本上就是曹操的手下,所以就算是刘备都要有求于曹操,那么关羽又何必拘泥于身份而不用汉寿亭侯的称号呢?所以不仅关羽用了这个称号,而且后世对他的悼念用的大都也是这个称号,直到后来关羽被追封为“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