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提到,林发述老师的作品被七十万卖掉,之后追回。上邮票的这件,无疑是达到国宝级,它的价值不可估量。仿佛它的存在就是“地王”,能够带动其他作品的价格。
本期所上一件述师的作品,具人述师特有“空”的味道,有别于他人“有”的地步。石友只要看开脸就知道不会有误了,因为这样的开脸没有第二人。如果有艺人能达到这样的开脸技术,根本也不用在述师的光环下谋生存,业界也会很快知道他的名声。
(此件收于寿山石国石馆)
(上期拍出的一件红脸作品。)
这件林发述老师的作品,开脸奇妙,有种禅味,与上期红旗那件是一组,是故,这件无落款。这件材质优异,是彩黄,且是全肉的一件。另外一点,这件旗降特别凝润,不下于芙蓉,再联想它有着芙蓉没有的硬度,更是难免心动了。
查阅网上的资料,几个作品能证明大师的影响力:
(本期上拍的一件与上一期那件是一组作品)
一是,于东南展厅,有一件林老的旗降罗汉作品,摆在显目的位置。只见,这件罗汉人物,脸带一种枯稿之相,五官相内收缩,是人物禅定的写照。无论是骨架的安排,还是肌肉的牵动,此件可看出艺人对人体构造了然于心。脸部向内收缩,除了说明罗汉的年纪外,还是从有入空的罗汉特质表达。不得不说,林老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罗汉的空味表达出来的艺人吧!
作品在网络上无数次见到,心中的震撼是,没想到这件这么大,石质还这么好。实物与图片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名作还是建议多上上手。
二是,在总厂也有一件林老的非卖品,那就是镇厂级的作品《孔雀辛夷》。同样这也是一件旗降作品,材型巨大,白皮黄心,以黄为背景,衬托出孔雀的华丽。作品中的孔雀,只是在一个面上,但通过毛的转折变化,显得立体生动。这件殿堂级的作品代表着唯一,因为很可能今生今世、来生来世,再也不可能类似的作品出来了。
三是,林老的旗降石《三仙醉酒》于1997年被评上国家邮票,从此从业内人士到普通百姓,有着更广泛的传播,此举无疑是他一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国家层面的非卖级作品,或许最能贴合他的评价吧,如今这件已被政府收藏。
作品已把三仙各自人物应有状态全盘托出,人物的最大特点是自由自在、无掬无束,而且在作品有上佳的巧色利用(比如脸部的红色)。百斤左右的作品,不但人物形态上表达得入木三分,还要在精神气质上体现得烂醉如泥,是以超绝的艺术天赋与坚韧的思想毅力为支撑。林老雕的罗汉有空味,刻的仙人有仙气,从外观体貌的表达,再到精神气质的提升,今人很难望其向背了。
(此件收藏于寿山国石馆)
(此件作品林文举与林发述合作,拍出二百三十万)
这件作品来后,一直收藏在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珍品馆”,在八十年代被一位所长以70万人民币被卖掉,后来厅领导知道后马上勒令追回,这是非卖品,国家收藏。才能让后人展现它的风采,才能在97年评上国家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