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2024年度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交通大厦召开。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所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交通控股公司、路桥集团、汽运集团班子成员、长运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星作了《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唯担当 全力推动港城交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报告,回顾总结2023年交通运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总要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全力推动港城交通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
2023年
枢纽格局日臻完善,
构建高质量畅通之路
围绕“节点性交通枢纽城市”定位,便捷畅行的要求,主动对接区域大交通项目规划,全面打造新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重点工程捷报频传,
建设高品质出行之路
道路工程加速推进
东三环于2023年1月4日正式通车,346国道改扩建工程已实现主线贯通,并挂牌“江苏交通优质工程”。东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城区段拆迁清障已基本完成,管线迁改已完成90%,南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已取得林地批复,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已取得永久林地批复,施工图设计已于2023年11月下旬获批。张靖皋长江大桥正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工作,已完成南航道桥辅塔承台、塔座施工,正推进南航道桥锚碇基础及主塔承台施工;沪武高速张家港段正在加紧用地组卷,已完成红线内拆迁。
铁路工程稳步实施
2023年以来,我们顺利完成了沪宁沿江高铁保开通任务。积极向国铁集团、省铁路办、上海铁路局争取,增建了两条存车线,通过对上海铁路局的积极争取,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张家港站停靠班次167列,始发列车增至8列,现可直达全国4个直辖市、17个省1个自治区、126个地级市270个站点,是全国县(市)级车站中通达城市最多和始发辐射范围最广的车站之一。稳步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建设。北段变更架梁工程完成箱梁预制52%、完成架设35%,南段用地报批已完成。
港航工程有序开展
张家港海进江LNG接收站项目获得省发改委项目批复;申张线凤凰段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征地和拆迁工作,护岸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长江福南水道12.5米深水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年完成疏浚土方近90万方。
行业管理稳中有进,
推进高效能监管之路
安全生产持续巩固
开展道路危化品运输治理,深化港口危化品企业安全联盟建设,港口智能化及港口安全联盟建设得到省厅主要领导现场肯定,全年共检查“两客一危”道路运输、港口码头、驾校、汽车维修等行业领域企业1783家次,推行交通工程建设网格化安全监管制度,年内开展交通在建工程项目专项检查38次。
依法行政慎终如始
持续强化法治建设工作,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通过落实好案卷抽查、现场执法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等措施,从严把控执法流程和环节,确保执法质量持续提升。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持续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常态推进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累计治理尾气超标车辆7848辆,汽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约2982吨,节省燃油约1255吨。
运输结构不断优化
以打造多式联运枢纽站为目标,不断优化我市运输结构方式,年内,高分通过省厅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估,继续保持5A发展等级。
公共服务精益求精,
打造高层次民生之路
不断满足公共出行需求
积极落实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1条,实施37条省、市际班线定制化改造;更新采购新能源公交车13辆,年内,顺利创建完成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
扎实推动农路管养改革
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04省道永联停车区“渔水驿站”入选省级“公路驿站”品牌。积极打造农路品牌,全年13条农村公路获评苏州市“美丽农村路”。年内,完成10条县道问题路段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
全面优化邮政寄递服务
在全省率先开展快递企业合规建设,年内新增船民快递服务站1处,增设公交首末站快递物流服务点1处,新建农村快递服务点7个,新增乡村快递服务点30余个,建成区域共配中心3个。年内,我市顺利获批第三批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
扎实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智慧交通”系统全面成型、全方位运行,目前已开发24个子系统模块,累计接入公路、港航等各类数据7200万条;创新启动“链上监管”项目建设,探索权力运行“链上监督”新模式。
党的建设行稳致远,
锻造高素质人才之路
围绕高质量党建精准发力,紧盯关键少数,全面推动党建与交通工作深度融合,发挥“港城车大夫”“苏递先锋”“益路海棠”等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业态党建提质增效,年内,我局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专班被授予省级先进集体。朱亚东获评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货运司机”,全年10人次获得省、苏州及我市先进表彰。
2024年
坚持战略定位,
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统筹规划、精准对标,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空间坐标”,全面构建新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项目为王,
加快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
围绕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牢牢把控时间节点,坚持“安全生产与质量提升”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全力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坚持安全至上,
切实维护交通运输行业平稳
积极推动“两客一危”,特别是危货道路运输全过程、全链条、可追溯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民生为重,
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对照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交通干部队伍建设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继续巩固和扩大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交通队伍,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