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影節劉震雲大師班:文學電影和生活是量子糾纏

2023-12-21     1905電影網

原標題:海影節劉震雲大師班:文學電影和生活是量子糾纏

1905電影網訊12月20日,第五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在三亞舉行,中國著名作家、編劇劉震雲出席,與觀眾分享寫作心得,暢談文學與電影的關係。

談文學與電影

「它們跟生活都有量子糾纏」

劉震雲有著跨界身份,他是作家、學者,也是編劇。他的作品共有7部被搬上大銀幕,包括等。他的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著巧妙構思與哲學深意,有著四兩撥千金的效果。

在劉震雲看來,電影、文學和生活之間是一種「量子糾纏」的關係,無論是電影還是文學創作都是不斷認知生活的過程,「生活在思考的地方停止。好的文學和電影不僅是生活的反映,而是要呈現過去沒有的對生活的認知能力,就像《一九四二》它拍得不是民族的災難史,而是被生活遺忘的歷史。」

劉震雲再次提到文學和電影兩種藝術載體之間有雲泥之別,比如,小說強調的心理描寫在電影中難以展現,而電影對於快節奏和故事性的要求也比小說要高得多。但另一方面,好的文學和電影又是有共通性的。

「一開始你總覺得有話要說,要告訴大家什麼,但是隨著創作過程的深入,你不斷地發現你說什麼其實是不重要的,作品裡的人物說什麼是特別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好的電影,其實是看不見導演,也看不見攝影機,也看不見演員,看到的是作品中的人物和他們的內心世界。」

談創作方向

「AI難以取代優秀的作家」

劉震雲的作品曾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並獲得茅盾文學獎等海內外重磅獎項,但他依然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是「大師」,「這個世界就不存在大師,可能你在這一刻是大師,但接下來還有提高的地方,覺得自己已經是大師的人,其實是很無知的。」

在創作中,他依然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墨守成規、陷入自我重複,「在《我不是潘金蓮》之後,我也可以寫《我不是西門慶》,但這麼寫可能很快就會像坐滑梯一樣舒服地往下滑。所以我覺得寫一個作品的時候特別駕輕就熟,一定不是好作品,一定是對自己的一種重複。重複別人還可以叫借鑑,重複自己的話我覺得就是在往下走。」

關於當下熱議的「人工智慧」相關話題,劉震雲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對於文學和電影創作,AI能做又不能做,因為AI是基於對過去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複製故事情節和語言的風格但是好的文學作品恰恰需要放棄過去,創造新的東西,這是目前人工智慧還做不到的。

提到未來創作的方向,劉震雲透露自己的小說新作將於明年下半年或後年上半年與讀者見面,風格肯定與《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有所不同,「並不是要刻意進行新的創造,而是希望認知能力能到達新的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9b43124eac020d5ad12bd419d32752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