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張國華突然病逝,四川省委書記空缺,中央派誰臨危受命?

2023-06-25     一盞歷史

原標題:1972年,張國華突然病逝,四川省委書記空缺,中央派誰臨危受命?

引言

大家都知道四川位於西南腹地,戰略地位突出,省里的情況也比較複雜。為了更好地治理四川這個大省,中央派出了張國華去挑重擔。正當中央期盼張國華在四川大展身手時,張國華卻突然病逝,面對這一突發情況,劉興元受周總理推薦臨危受命,上任四川。

一、張國華出任四川省委書記

張國華是江西人,中將軍銜,抗戰時期,張國華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的麾下,他當時是18軍的軍長。在新中國成立後,不少部隊高級將領轉為政府部門領導,張國華就是其中的一位。張國華也是眾多高級將領中,少有具備出任省委書記才能的人。

張國華中將

起初,張國華在西藏任職,出任西藏軍區司令員。為了西藏的和平與穩定,他積勞成疾,在多次要求他回到北京療養時,他為了工作都拒絕了。在他的治理下,西藏軍區的實力不斷上漲,為西藏地區的穩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畢竟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張國華在西藏還有嚴重的高原反應。他的身體在那段工作期間積累很多傷病。後來中央為了他的身體考慮,也出於對張國華能力的重視,決定由他出任四川省的一把手。張國華不僅需要負責四川省的工作,他還需要管理四川軍區的軍務。不曾想,上任沒久,在1972年初,張國華就因病離世了。

劉興元中將

二、劉興元受到周總理推薦

在北京,周總理收到了張國華病危的消息,他立刻派出醫療隊飛往成都,希望能救活張國華,但還是無力回天。周總理和聶帥親自在機場迎接了張國華的骨灰,看著遺照上張國華熟悉的臉龐,周總理不禁熱淚縱橫。

張國華的突然病逝,令中央心痛不已。在當時對於援藏的幹部,中央的政策都是要重用的,張國華更是新中國首批支援西藏的幹部,但是張國華的病逝令中央猝不及防。但是悲痛不能一直持續,他們迫切地需要再挑選一位有能力的領導出任四川省委書記。

在張國華病逝的時候,周恩來總理按計劃出訪越南,在廣州停留。在那時他接見了廣東省委書記劉興元。劉興元來自山東,抗戰時期在第四野戰軍工作,他曾做過軍隊的政委,對於政府的治理也很有方法。就這樣周恩來總理向中央推薦了劉興元接替張國華出任四川省委書記。

三、毛主席批准,劉興元出任省委書記

對於張國華的病逝,毛主席很是心痛。張國華是一位老紅軍了,在井岡山根據地的時候,毛主席就對這樣一位能幹的幹部印象深刻。但是斯人已逝,毛主席出於國家大局的考慮,命令中央儘快考慮四川省委書記的人選。

作為毛主席老搭檔的周總理,明白主席心中的權衡。他在途徑廣東接見劉興元的時候,就給劉興元提前通了氣。在回到北京後,周恩來總理向毛主席和黨中央推薦了劉興元,經過考察與慎重考慮,中央決定了劉興元出任四川省委書記。

面對四川7000萬人口,複雜的省內環境,初上任的劉興元很快穩定了局面。他不負黨中央和總理的厚望,到達四川省劉興元身兼多職,他是成都軍區的第一政委,也是四川省委第一書記。他注重調研出真知,多次前往四川的縣區進行調研工作,和他談話的縣委書記有幾十個,他還接見過一些生產大隊的支部書記。

前期的調研工作,為劉興元更好地管理四川省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劉興元的身體不好,他在任職期間還是積極地進行調研工作。為了了解少數民族的脫貧情況,他曾到涼山彝族自治州,那裡海拔高達3000多米。他親自看望當地彝族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情況,讓他們很是感動。

再後來,劉興元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出於工作需要,原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調任,劉興元出任了成都軍區的司令員。此時,我國這個西南大省的軍政大事都落在了劉興元的肩膀上。他兢兢業業,把四川省治理得井井有條。

結語

1976年,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病逝。劉興元將周總理當做自己人生的伯樂,聽聞訊息悲痛不已。接連三天,劉興元沒有外出和招待客人,一直坐在家裡。一年後,工作需要劉興元調離了四川,出任解放軍的軍政大學政委,在其他崗位繼續為國家發光發熱。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8456a4351ab5b41bb448b506b3fd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