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官的人,城府多深?看張居正智擒沐英七世孫的故事,醍醐灌頂

2023-04-13     歷史述

原標題:會做官的人,城府多深?看張居正智擒沐英七世孫的故事,醍醐灌頂

會做領導的人,城府有多深?老闆問你:「我想開了老沐,但他手下人太多,我有點投鼠忌器,怕激起變化,你有什麼好辦法?」老闆提出問題,你如果說沒辦法,那老闆還要你幹啥,還想不想乾了?面對這樣棘手的難題,只要你有足夠的智慧,就可以輕鬆解決。比如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就曾用智慧輕鬆解決了類似的難題。早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養子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征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就留在雲南鎮守,他把雲南治理得井井有條,得到朱元璋的嘉許。沐英深諳伴君智慧,所以朱元璋殺戮了不少功臣義子,但對沐英十分信任,《智囊》中還記載了他釋疑朱元璋的故事。沐英去世後,朱元璋就讓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嘉靖十五年,沐英的六世孫沐紹勛英年早逝。沐紹勛有兩個兒子,長子沐朝輔,次子沐朝弼。沐紹勛去世後,爵位由長子沐朝輔繼承。但沐朝輔只活了20歲,爵位就傳給了四歲的兒子沐融。沐融年幼,由沐朝輔的弟弟沐朝弼代替侄子鎮守雲南。不料,嘉靖二十八年,年僅六歲的沐融突然暴病夭折。黔國公的爵位又由沐朝輔的次子沐鞏繼承。這時,沐朝弼不願交權,與寡嫂、幼侄關係緊張。為緩和關係,沐紹勛之妻李氏請求皇帝送沐鞏和其母陳氏去京師居住,但還沒等沐鞏動身,又暴病夭折了。沐朝輔的兒子都死了,黔國公的爵位只好由沐朝弼繼承。沐朝弼承襲了黔國公的爵位後,驕橫不法,敗壞綱常,不僅對其母李氏不尊,還霸占哥哥的田宅,姦污寡嫂陳氏,藏匿罪人蔣旭,屢屢遣人到京師刺探朝廷情況。由此猜測,沐家男子一再早逝,應和沐朝弼有關。將相之家奪爵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沐朝弼不僅僅在自己窩裡鬧騰,他還藏匿罪人,和外番私通,到京師刺探情況,這就引起明穆宗的懷疑了,你沐朝弼想幹啥,難不成要做第二個朱宸濠,謀逆造反不成?沐朝弼作惡多端,不僅引起朝廷的猜疑,巡撫、地方官也一再彈劾他屢屢犯法亂紀,不得不嚴懲。沐朝弼鬧得動靜太大了,朝廷不得不將其逮捕治罪,不然朝廷也顯得太無能了。所以,明穆宗就召集群臣,商議應如何逮捕沐朝弼。問題一出,朝臣一陣唏噓,大家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有不少人提出,不能逮捕沐朝弼。因為沐家自沐英起,就世代鎮守雲南,手中有兵、有糧、有地盤,樹大根深,在地方很有勢力,當時沐朝弼單單府中的家丁就有近萬人,如果他得知朝廷要逮捕他治罪,豈肯束手待擒。所以,大家都怕逮捕令一出,沐朝弼果真兵變造反了;為了防止沐朝弼真的造反,還有人建議先發大軍防備,為此朝臣爭執不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拿不出好辦法。智囊:黔國公沐朝弼,犯法當逮。朝議皆難之,謂朝粥綱紀之卒且萬人,不易逮,逮恐激諸夷變。

這時,城府頗深地首輔張居正發話了:「這事好辦,只需提拔他的兒子沐昌祚就好了!」眾人不懂是何意思,直到明穆宗按照張居正的計策,派使者到雲南後才明白。使者頒旨:罷沐朝弼的爵位,由其子沐昌祚嗣位,兵事、政事之權全部移交沐昌祚,沐朝弼發一半的薪水,不得參與雲南事務。隨後,使者又發了一道旨意:皇上請沐朝弼到京師喝茶!你猜怎麼著,沐府上下,所有的家丁、士卒都在看新領導沐昌祚的臉色,不敢動手。就這麼著,大家眼睜睜地看著沐朝弼被押赴京師,論罪處死,但明穆宗看著他祖先沐英對大明有功的份上,改為禁錮在南京,直到去世。智囊:居正擢用其子,而馳單使縛之,卒不敢動,既至,請貸其死,而錮之南京,人以為快。

這時,滿朝文武都讚揚張居正的手段高明,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問題。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特意高贊道:「獎其先則內愧,而怨望之詞塞,擢其子則心安,而巢穴之慮重。所以罷之錮之,唯吾所制。」張居正這城府、這手段很高明吧。歷史相似,智慧相通,比如西漢皇帝為了削藩費盡心機,漢景帝還鬧出一個「七國之亂」差點翻車。後來,主父偃給漢武帝獻上一個推恩令: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

在這項政令下,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就可以輕鬆地削藩了。張居正、主父偃的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見,智慧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鑑學習的。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7bfe419ad9245cf9c9a722169677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