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廣東省委書記,後來任吉林省長,晚年反思自己犯了很多錯誤

2023-06-28     歷史述

原標題:他曾任廣東省委書記,後來任吉林省長,晚年反思自己犯了很多錯誤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保衛家園,中華民族湧現出無數的優秀兒女,他們有的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就投身戰鬥,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在14歲的時候就加入了抗日游擊隊,為民族獨立與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此人名叫張根生,在之後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張根生在我黨的帶領下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後,張根生擔任了廣東省委書記以及吉林省長等一系列重要的職務,那麼,張根生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他晚年過得怎麼樣呢?

張根生出生於1923年,河北安平人,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早年時期,張根生主要在家鄉讀書,不過,在他十四歲的時候,日本侵略者發動七七事變,開始侵略中國,張根生也無法安靜讀書。為了反抗日軍,十四歲的張根生加入了國民黨組織的抗日游擊隊,參加了基本的軍事訓練,不過,還沒有與日軍交戰,當官的就跑完了,從此之後,張根生意識到國民黨並不是真正抗日的政黨。

1938年,張根生加入了八路軍,不久後他就轉為正式黨員。參軍後,張根生進入冀中軍政幹部學校學習,從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冀中軍區,在我黨的帶領下參加抗日活動。此後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張根生長期活躍在冀中地區,參加了冀中軍區的土地改革,鞏固和發展了冀中根據地,同時,也在我黨的帶領下見證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以及新中國的誕生。

建國後,張根生被派到廣東,擔任了韶關地委副書記、粵北行署副主任以及廣東省委秘書長等職務,1958年,張根生成為廣東省委常委,不久後又擔任了廣東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成為廣東省委的高級幹部之一。不過,十年特殊時期開始後,張根生也受到衝擊,於1967年被審查,下放到廣東梅田煤礦勞動。

那段時期,張根生始終堅信組織,堅信自己是清白的,憑藉樂觀積極的心態,1972年,張根生復出工作。復出之後,張根生被任命為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1975年,他又被任命為廣東省委書記。需要指出的是,張根生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時設有第一書記,所以他並不主持全面工作,而是主持廣東省農村、農業方面的工作。

1977年,張根生被調到中央,此後陸續擔任了國家計委副主任、林業部副部長以及農業部副部長等職務。1979年,張根生被調到吉林,擔任了吉林省委書記,1982年又擔任了吉林省長,為改革開放時期吉林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那段時期,張根生在吉林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極大地給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改革開放初期遼寧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張根生的主持下,吉林省的糧食生產在三年內增加了80%,成為國內提供商品糧最多的一個省。

晚年的張根生主要生活在廣州,過著平淡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張根生在反思自己過去時,他把自己的一生一分為二,中間的節點是1957年。1957年之前,張根生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締造了新中國。1957年之後,張根生成為一方父母官。

晚年的張根生反思自己在1957年後犯了很多錯誤,尤其是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當時出現了嚴重的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每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張根生痛心疾首,仿佛恨不得回到過去,糾正過去的錯誤。2008年,張根生在廣州因病去世,享年85歲。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3b3b5649f269639b324161c0b66e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