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新艦艇是否先進?跟大家說說其中的幾個小竅門。今年剛剛出現的中國兩型新型的水面艦艇。一個是被網友們稱為「054B」的新型護衛艦,另一個是被朋友們戲稱為「小時候的055」的高度隱身的新輕護。
大家的興趣很濃,都在講這兩型艦艇很先進。先進到底先進在什麼地方呢?
有人說隱身技術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先進了。有些講最先進的還是雷達和艦載電子系統的發展和進化。講這兩型新艦艇的先進性,還為時尚早,畢竟我們看到的還不是完全體,有些東西看得越多,討論的越多,才能發現更多的亮點,現在才是剛剛開始。
我倒覺著探討一下如何判定新艦艇是否先進的方法性東西更有意思。這也符合我的習慣,我基本是更重於講方法,而不重於講結論。
當然是講兩個方面的方法。
一個是關於隱身的。如何判定隱身?基本上大家瞄上一眼,說這個艦艇有隱身的特徵,上層建築內傾,甲板上乾淨了,主炮被「削土豆」了,該遮擋的東西都遮擋了。這一般就認為是隱身的艦艇了。
其實這種判別的方式還很粗糙,因為水面艦艇隱身到底隱到了什麼程度,單憑這些東西來判斷,我覺著只能說它隱身了,而沒法說它隱身到底到什麼程度。
有沒有什麼辦法,使這個判斷更精準一些呢?我給大家提供兩個方法:
一個是看它的一些小細節,是不是也花大力氣做隱身了。一般來說,小的地方的細節對水面艦艇這樣的龐然大物的隱身影響是不會太大的。通常設計者最先關注的不會是這些小地方。只有當大地方都收拾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小地方的影響才會凸顯出來,該是收拾小地方的時候了。一旦到了收拾小地方的時候,說明這艘艦艇的整體的隱身性能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舉個例子,新輕護就有這種味道。大家注意到新輕護最吸引人的一點是它的主炮。它的主炮在平時居然把炮管給包裹起來了,只有使用的時候才把炮管抬起來才可以正常使用。那麼這種把炮管包起來的設計應該說下本錢下的是很大的,而解決的只是一個炮管的問題。
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水面艦艇的隱身注意這樣的細節的很少見。美國當初設計「朱姆沃爾特」的時候就採用了這樣的設計方式,現在我們看到了同樣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新輕護上。這說明新輕護的隱身程度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所以設計師開始下大力氣處理細節了。
另一個判斷方法是看這艘水面艦艇它配備的箔條幹擾彈發射器的數量。一般來說,箔條幹擾器它所能形成的干擾雲是有要求的,而這個要求是和艦艇的整體的雷達反射面相匹配的。艦艇的雷達反射面越大,需要的干擾雲就越大。那麼同樣形成這個干擾雲的箔條發射器的數量或者說它的能力就需要越多越強。所以這個方法是判別水面艦艇隱身程度高低的一個好辦法。
當然,箔條幹擾彈發射器一般上艦裝的比較晚,而且大家的關注度不高。以後可以關注一下這個玩意。這個玩意是判斷艦艇隱身程度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性的東西。
再講另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雷達電子設備的先進性的問題。
現在綜合桅杆,或者進一步講,綜合射頻一體化桅杆,已經在國產艦艇上開始逐漸的普遍起來了。那麼這個東西或者說放到每一艘艦艇上,它的先進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有沒有什麼辦法來判斷呢?
大家都說這個東西現在判斷起來越來越難了,因為以前雷達在外面,大家一看雷達天線就能猜出個七七八八。現在雷達天線看不著了,就算看到,反正就是一塊「板磚」,看著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判斷一型新艦艇的雷達和電子設備是否先進,有沒有什麼辦法,或者說有沒有什麼軍迷的辦法呢?
有一個辦法,艦艇上裝備的雷達很多。過去每個雷達都是執行各自的單一的任務,比如:對空遠程搜索雷達、對海和低空的搜索雷達、飛彈的火控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等等,分門別類做得很細。
現在你看一些新的艦艇上,所謂的054B和所謂的「小時候的055」,你就會發現,它的雷達數量大規模精簡了。如果你稍微仔細留意的話,可以仔細的看一看,是不是缺失了某些功能的雷達。比如:飛彈制導雷達,還有沒有炮瞄雷達,還有沒有導航雷達。如果說你找不到這些專用的雷達了,說明這艘艦艇上配備的雷達就比較先進了。
不管是飛彈火控雷達、火炮的炮瞄雷達還是導航雷達,基本上它都是要求的高精度,但是距離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如果雙波段相控陣雷達較短波段的那一部達到了很高的精度的話,那麼就可以把這幾種雷達合二合三為一,就可以取消掉這些雷達。於是你在艦艇上就找不到這些雷達了。
還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雷達長時間開機的可靠性。你像導航雷達出航要長時間開機,可靠性要很高。你的雙波段的短波相控陣雷達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做到這一點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如果說一艘艦艇上連導航雷達都沒有了,那它的雙波段雷達就是很牛的了。
其實仔細看一看,所謂的054B和「小時候的055」,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艦載雷達天線大規模壓縮和精簡了,這也說明它的先進程度達到了相當的一個程度。
如果說從總體上看,過去我們最先進的東西首先出現在055大驅上,現在我們看到無論是在所謂的054B還是「小時候的055」這個輕護上面都可以看到一些和055大驅很像的東西,這也說明了海軍總體技術的一個進步。
一個新技術出來肯定先往最關鍵的主戰艦艇上用,先往大艦上用。而什麼時候這個技術向其他的艦艇大規模擴散呢?只有當它確實成熟了,確實好用了,造價可以壓下來了,這個時候相關的技術才會向下擴散。
現在我們在054B和新輕護上已經看到了很多055上曾經用過的東西,當然不是說完全一樣的東西,而是從形制上看上去很像的東西。
055大驅的很多技術已經向下擴散了,已經擴散到了像護衛艦這樣的中型水面艦艇,甚至擴散到了輕護上。這說明技術成熟了,而且價格「白菜化」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