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在了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祖孫三代為農,靠租種地主劉德的田地勉強餬口。可惜靠天吃飯,天怒無情,在朱元璋年少時,遇到了旱災,蝗災還有瘟疫。一下子家裡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朱興盛。
當時正處元朝末年,蒙古人社會地位很高,哪怕殺死人都只要賠償一頭驢就完事了,而且人心都很自私。而朱氏兄弟自身溫飽都跟成問題,但又沒有錢葬父母。古人都講究入土為安,如果讓親人曝屍荒野,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於是兄弟二人去求地主劉德能給點銀兩將父母還有哥哥、姐姐買個棺材下葬,畢竟朱氏一家都給他打工。
朱元璋年少時劇照
可地主劉德覺得這個錢花出去,朱氏兄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還得清,於是將兄弟二人趕出去,兄弟二人就看著親人的屍骨大哭。這正好被同鄉稍微富裕的劉繼祖看在眼裡,劉繼祖又是那種心腸比較軟的人,於是將朱氏兄弟喊進家裡,好好吃了頓,再安排了一塊地讓朱元璋去世的親人入土為安。兄弟兩千恩萬謝,處理好後事各自逃命。
朱元璋劇照
後來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從他對待功臣的行為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冷酷鐵血的人,那麼朱元璋是如何對待鄰居劉繼祖跟地主劉德的呢?
朱元璋對待劉繼祖只說了十個字:世襲罔替,與明朝相始終。據《萬曆野獲編 》記載: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
當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回鄉感謝當時給予朱氏兄弟幫助的劉繼祖,卻發現恩人已經過世。內心十分難受,追封他為義惠侯。但是經過詢問得知劉繼祖後繼有人,於是想著既然劉繼祖沒有享受到榮華富貴,就將他的子孫後代跟著明朝共繁榮。只要老朱家在一天,就不能忘記劉繼祖當年的恩德。
劉繼祖當年只是一時心軟搭救了下朱元璋,因果循環,善有善報,他的善意之舉,最後讓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如果劉繼祖泉下有知的話,會很欣慰吧。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對待地主劉德就有所不同,按照朱元璋的秉性應該會跟劉德秋後算帳,畢竟當年的恥辱一直都記在心裡。當兩人相見的時候,劉德戰戰兢兢,生怕朱元璋不高興滅他滿門。可朱元璋破天荒的並沒有處罰劉德,反而賞賜他良田還免他賦稅。同時告訴劉德:「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大概意思就是,劉德不會想到朱元璋現在會做皇帝,對於劉德的行為表示諒解,畢竟元末兵荒馬亂的,自顧就好。
劉德劇照
追封劉繼祖,讓其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世人眼中鐵血無情的朱元璋,還是有柔情的一面。這也告訴我們,平時對人多點善意,或許有一天,這份善良會讓你收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