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新型儲能驅動未來能源變革」分論壇11月5日下午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在發表致辭時表示,最新數據表明,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新能源的裝機規模達到了12.5億千瓦,提前六年的時間完成了中國在氣候大會上承諾的「中國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的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的能源安全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同時,我們也看到,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加速發展以新型儲能為代表的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任京東說。
國家能源局不斷建立和完善支持新型儲能發展的政策體系,引導新型儲能多元化、高質量的發展。任京東表示,截至9月底,中國已建成的新型儲能裝機總規模超過了5800萬千瓦,成為了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儲能的發展,也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促進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投資就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之一。
從技術創新上看,新型儲能新技術不斷湧現。任京東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有多個30萬千瓦裝機規模的壓縮空氣儲能、10萬千瓦級裝機規模的液流電池儲能、單體兆瓦級的飛輪儲能等項目落地,技術路線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
調度運用方面,任京東表示,中國的新型儲能調度運用水平持續提高,新型儲能調節作用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為400小時,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調用水平。從發揮功效方面看,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和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的作用也逐步增強,有效服務於中國能源安全保障。 「比如,在今年夏天期間,江蘇省新型儲能提供了大概500萬千瓦的頂峰能力,為電力可靠供應提供了重要支撐。」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