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軍軍長,曾參加綏遠起義,後因何事被關入戰犯所改造26年?

2023-06-12   一盞歷史

原標題:他是國軍軍長,曾參加綏遠起義,後因何事被關入戰犯所改造26年?

1949年1月底,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將軍,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我方達成和平解放北平協議,一時間影響巨大,特別是對原屬傅作義部的綏遠等地的國民黨部隊來說,更是影響深遠。

1949年3月開始,我方與傅作義將軍開始著手籌備綏遠董其武部的起義工作。當時駐紮在歸綏的國民黨部隊有第9兵團111軍及騎兵整編第5旅、第11旅、第12旅、第13旅等正規部隊,還有不少地方保安部隊,他們在傅作義、董其武將軍的引導下,終於在1949年9月19日宣告起義,正式脫離國民黨陣營,投入人民的懷抱。

在這群參加起義的將領中,其中有一位原國軍軍長,起義後任解放軍第36軍軍長,後來卻被關進了戰犯改造所進行了長達16年的思想改造,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國軍中將軍長叫劉萬春,是河北交河人,1900年生,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北洋第七師任職,官至中校副團長,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後任上校團長。

劉萬春所在部隊曾兩度被繳械,第一次繳械後被編入桂系,第二次在晉綏軍任少將旅長時,被孫仲連的第26路軍繳了械,這次繳械後他只得回天津賦閒。1931年才又去太原閻錫山的綏靖公署任上校參謀,後一直在傅作義、董其武部下任職,1949年升任第9兵團副司令兼111軍軍長。

對於和平起義,劉萬春當時是相當的牴觸,當傅作義派隨其參加北平和平起義的104軍安春山到歸綏商討和平協議時,劉萬春曾當場掏出手槍,指著安春山,說要槍斃他。幸虧在旁的董其武及時勸阻:「協商嘛,同意不同意不要動武。」劉萬春才惡狠狠地對安春山說:「限你在今晚12點以前必須離開綏遠,否則小心你的狗命。」後來又發生扣押我方聯絡處與董其武的信件,試圖阻止和平起義的順利進行。

後來到了9月19日同意在和平起義上簽字,劉萬春也是被迫無奈,畢竟傅作義長官也親自前來勸說大家起義。

劉萬春對起義雖心存不甘,我黨也心知肚明,但出於統一戰線需要對他仍委以重任,在隊伍改編為第36軍後,仍由他擔任軍長。

作為起義將領,新任解放軍軍長,他為何會被關進戰犯管理所的呢?

這要從韓戰說起,1950年戰爭爆發後,隱藏在綏遠的國民黨軍統特務開始散播謠言,說什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老蔣開始「反攻大陸」等等,這些謠言對本來對起義態度不積極甚至反對者而言,就是一支興奮劑。就此之後,綏遠起義隊伍中,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內即先後發生叛變56起,參加者3270餘人。特別是原國民黨騎兵整編第12旅旅長、時任騎4師師長鄂友三暗中指使部下叛變、副師長張漢璉也慫恿2團叛變,結果該團在團長畢寶熙帶領下叛逃,並殺害中共派到該部的團政委彭志超等14人。

對於如此嚴重的叛變事件,1950年11月我公安機關對鄂友三等人拘捕,劉萬春也牽連其中,等待他的命運是進入撫順戰犯管理所、秦城監獄進行長達26年的思想改造,直到1976年才被獲釋。

劉萬春的最後結局還是比較好的,獲釋後第二年即被北京市政協邀為政協委員,1993年去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