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可以說是東漢最為悲哀的一位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最終卻淪為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利用它「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自己在爭霸天下的道路中取得了很大的主動權。但是說破天,漢獻帝只是一個傀儡,並沒有什麼實權。可是曹操卻曾做出一個令人不解的舉動,竟然想將自己的7個女兒下嫁與漢獻帝。正因如此很多人對曹操產生了爭議,他到底是一位梟雄還是大漢的忠良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容易分析,曹操的梟雄之姿毋庸置疑,絕不可能是大漢的忠良。客觀的來說,孫權也好,劉備也罷都是亂世之梟雄,所謂的匡扶漢室,剿除國賊只是為自己在爭霸天下的道路中取得一點主動權罷了。至於為何曹操想將自己的7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其實這正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其一,鞏固自己地位
當時的東漢雖然支離破碎,但是餘威尚在,依舊有一批朝廷重臣堅決擁護漢獻帝。而曹操雖然是曹魏真正的統治者,但是在名義上他的地位並不高,朝中依舊有不少大臣地位在他之上。很多人覺得掌握實權便好,虛名又有何用。其實不然,爭霸天下哪怕是虛名也是重中之重。曹操想篡漢自立需要面臨的阻力很大,並不能一步登天,否則朝堂內外都會產生反抗的聲音。
這一點對於還未統一天下的曹操來說極為不利,所以他將7個女兒嫁給漢獻帝,自己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皇親國戚,在地位上直接超越了很多老臣。之後又依靠皇親國戚的身份再次進階為丞相,魏公。這時候在整個大魏,曹操的影響力便能逐漸取代漢獻帝的地位,距離篡漢自立其實僅剩一步---漢獻帝禪讓。
其二:監視漢獻帝,防止後院起火
曾經「衣帶詔」的事件令曹操起了防範之心,對漢獻帝的看管必然會越來越嚴格。但是明處容易監視,那暗處呢?哪怕宮中曹操遍布眼線,依舊存在監視不到漢獻帝的地方。這種情況下,送眾女進宮便成為一招秒棋。人多力量大,曹操眾女進入皇宮依靠家族勢力,以及姐妹間的扶持能夠很快站穩腳跟,甚至可以統領後宮。除此之外,曹氏族人也能夠打著看望曹操女兒的口號,在宮中名正言順的自由來往。如此這般,漢獻帝的所有行為曹操都可了如指掌,完全不怕漢獻帝能夠翻出自己的手掌心。
綜上所訴,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想將7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的確是十分高明的舉動。事情的發展也得到了驗證,從此之後的漢獻帝只能安安分分的做一隻籠中之鳥。隨著支持漢獻帝的一批老臣相繼去世,朝廷內外也僅剩支持曹氏家族的聲音。於是,等到曹丕繼承大魏以後,便很輕鬆的從漢獻帝手中得到了皇帝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