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姑死舅埋,表兄表弟不來」還有下一句,說出人性根本

2020-09-26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民間俗語「姑死舅埋,表兄表弟不來」還有下一句,說出人性根本

我國存在的歷史很久,同時留下的至理名言也是很多的,這些平凡人們總結出的東西一般都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一般我們把這些道理總結出來統稱為俗語。

雖為俗語,但卻一點也不俗,並且非常有道理。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一句很有道理的俗語,便是「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表兄弟,不算親,死了姨娘斷門親。」或許大家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俗語,下面我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先說上半句,舅舅於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親戚,姑姑也是一樣,也是因為他們的關係,我們和他們兒女的關係也很好,因此我們覺得和表兄表弟的關係是很好的。

畢竟一個是母親的兄弟,一個是父親的姐妹,但若是舅舅和姑姑都去世了,那麼表兄表弟就不會在來往了,因為感覺對方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也沒有理由在走動了。

其實這是一件很自然的現象,現在很多的都是這樣,若是舅舅在的時候,舅舅肯定是很重要的親戚,舅舅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除了家裡人,最親的親戚就是舅舅了。

因此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舅舅都是座上賓,舅舅是能受得了新人叩拜的,因此外祖母那方的表兄弟只要舅舅和姑姑在,那麼就會經常走動,一旦這兩個人都不在了,那便沒了多少感情了。

下一句是說母親姐妹的孩子和自己並不能算很親,如果母親的姐妹死了,那這門親戚也就算斷了。因為母親的姐妹本來就是要嫁出去的,嫁出去後也不能算自己外祖母家裡的人,所生的孩子偶爾或許會因為母親的原因見到,但已經算不上是什麼很親的親戚了。

如果母親的姐妹在死了,那麼大家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聯繫了,或許偶爾見到不認識都有可能。

雖然這只是一句俗語,但這句俗語中盡顯世態炎涼。是呀,我們現在和那些表兄弟的聯繫,親情,完全都是靠著舅舅姑姑們的血緣關係,在他們那一輩是那麼的親,卻因為他的的離開後人們不再聯繫,想想都覺得心涼。

我覺得這句俗語雖然寫的並不是怎麼文采飛揚,但所要表達的現狀還是非常準確的,同時也希望親戚們不要因為血緣的淡泊就斷了聯繫,親戚畢竟還是親戚,身體里還有些同樣的血,親戚還是要多走動的好。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PhbKyHQBeElxlkkaRU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