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為何曹操當年老部下都坐視不管呢?

2020-09-28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為何曹操當年老部下都坐視不管呢?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僅用了 三千死士,幾天時間便成功擊敗曹爽 ,奪取了曹魏最高政權。 因此,許多人就有疑問,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曹操當年那些老部下呢?難道就沒有人出來管一下嗎?有,而且還很多。那麼為什麼司馬懿還會成功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司馬懿很能活,當年和他一起侍奉曹操的人基本都死了

司馬懿發到高平陵之變時,他已經70歲了,在三國亂世,絕對是高壽。但是當年和他一起侍奉曹操的人,可就沒他那麼高壽了。

高平陵政變發生在公元249年,那時曹操的五大重要謀士及五大良將都早已經死了。其中賈詡活到了公元 223年,武將張郃活的最長,活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公元 231年死去,死去原因是被司馬懿故意陷害的。(司馬懿強制張郃追擊諸葛亮,諸葛亮設伏,射殺張郃)

曹操時期重要大臣不起作用,那麼曹丕時期的呢?曹丕時期有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其中曹休死的最早,公元228年去世。曹真其次,公元231年去世。陳群最後,公元 237年去世,即使這樣,離高平陵政變還有12年之久,因此他們也都無能為力。

不管是荀彧、郭嘉、程昱,還是五子良將,這些曹操當年的老部下都死在了司馬懿的前面。從曹操死了,到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這中間隔了30年,曹操當年的老部下幾乎死絕了。

曹氏宗親受到嚴重抑制

司馬懿發動政變時,曹家的皇室宗親哪裡去了?那些各地的藩王為什麼沒有動靜呢?其實他們是想有作為, 但是卻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沒有實力。而造成他們沒有實力的罪魁禍首是曹丕。

曹丕初登大位就頒布一條詔令, 讓各地藩王返回駐地,無事不得進入京師洛陽。而且對各藩王的管理相當嚴峻,每位藩王配備一名監國使者 ,使者負責監視藩王的舉動。嚴格到什麼程度呢?

當時任城王曹爽暴薨,曹丕諸兄弟齊聚洛陽為曹爽發喪。事畢後曹植因為和曹彪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想多說兩句話,即使這樣,監國使者也不讓,催促曹植趕快走。

任城王暴薨。諸王既懷友於之痛。植及白馬王彪還國,欲同路東歸,以敘隔闊之思,而監國使者不聽。

當時的曹氏諸藩王,名為藩王,其實只是高級囚徒。他們的親兵不能超過三百人,而且這三百人還都是老弱殘兵,沒有一點戰鬥力。所配備的吏從也都是一些無能之輩。這樣的實力,朝中發生任何大事,基本上都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了。

曹氏宗親,既不能參政、也不能領兵。他們政治上的地位,是非常尷尬的。遠離朝堂的他們,不管曹魏政局發生多大的變化,他們其實都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手上一無權,而無兵。對曹魏政局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指望曹氏宗親,來制約、甚至是反擊司馬懿,保衛曹魏,顯然痴人說夢。

曹爽不得人心,那些活著的老部下,都支持司馬懿扳倒曹爽。

曹爽本身沒什麼大本事,沒有建功立業,而且資歷非常淺,他是曹睿臨終前,被曹睿突擊提拔進入中樞,制約司馬懿的。和司馬懿這樣功勳赫赫、四朝元老相比,曹爽就是個渣渣。

帝寢疾,乃引爽入臥內,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太尉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少主。-《三國志》

曹爽弄走司馬懿之後,他獨自執政,胡作非為,把朝政搞得一塌糊塗,非常不得人心。

爽飲食車服,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後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為伎樂。詐作詔書,發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習為伎。擅取太樂樂器,武庫禁兵。作窟室,綺疏四周,數與晏等會其中,飲酒作樂。-《三國志》

曹爽的所作所為,別說司馬懿看不下去了,就是當時曹操留下的老部下,就是當時的元老勛臣都看不下去。所以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得到了元老勛臣的大力支持。在元老勛臣們看來,司馬懿除掉曹爽,是為曹魏除去禍端、幫曹魏止損,撥亂反正。

高平陵之變時,曹操的當年的老部下,已經所剩無幾就,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支持司馬懿,站在司馬懿這邊。典型的就是高柔、蔣濟。

高平陵之變時,高柔、蔣濟、司馬懿、王凌是橫跨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的四朝元老。高柔、蔣濟在高平陵之變中,堅決站在司馬懿這邊,對抗曹爽。

至於王凌,他對曹爽是沒有好感的,但是他對司馬懿也沒有好感。高平陵之變時,王不在中樞,而在鎮守淮南,所以他無法參與高平陵政變。

在這樣的情況,除掉曹爽,是包括司馬懿在內的曹魏重臣的統一共識。除掉曹爽是人心所向,既然如此,不管什麼人都不宜提反對意見。否則就是曹爽的同黨,遭到朝野的一致反擊。

曹爽不是正宗的曹氏宗親,和曹操沒有血緣關係

曹魏正統皇權世系是「曹操-曹丕-曹叡」這一世系,那麼曹爽和曹操、曹丕、曹叡是什麼關係呢?

曹爽是大將軍曹真的兒子,而曹真是曹操的養子,曹真本來叫秦真,追隨曹操以後,被曹操收為養子,於是改名曹真。可見曹爽和曹家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曹氏宗親。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誅滅曹爽三族時,殺的都是曹爽的家人和親信,基本上沒有涉及「曹操-曹丕-曹叡」到這一世系的曹氏宗親。換句話說,司馬懿殺的是曹爽,不是曹操的家人。那麼包括曹操老百姓在內的其他人有什麼資格過問呢?

真本姓秦,養曹氏。或雲其父伯南夙與太祖善。興平末,袁術部黨與太祖攻劫,太祖出,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開門受之。寇問太祖所在,答雲「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變其姓。-《魏略》

所以,曹爽和曹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是曹操的養孫罷了,關係非常遠。

司馬懿殺的是曹爽,並非曹氏宗親,當然沒有太多人反對。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9OTr0nQBURTf-Dn5rJ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