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晚年懷疑蕭何,為何看到蕭何「貪污」後,決定不殺他了

2021-03-09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劉邦晚年懷疑蕭何,為何看到蕭何「貪污」後,決定不殺他了

劉邦這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感很高,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草根逆襲成皇帝的人,同時,他也是當了皇帝之後,殺功臣最多的一個人。

當然了劉邦殺的功臣都是異姓王,之所以殺這些異姓王,是因為他們手裡擁有兵權,劉邦怕後代壓制不住他們,他們會造反,顛覆自己的江山。所以,就把他們全部給除去以免後患。

比如:燕王臧荼、韓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

就連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里的韓信,都沒有躲過一劫。張良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了明哲保身,不再問朝中的事情,劉邦算是讓他善始善終了。

除了韓信和張良外,漢初三傑當中,只有蕭何了。

那麼,蕭何如何了呢?

蕭何可是大漢的丞相呀,他位高權重,尤其是在大漢擔任了十幾年的丞相。這樣的蕭何,可以說是深得民眾的愛戴的。

特別是關中的民眾,他們對蕭何的感情很深。不要忘記劉邦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時候,就是蕭何在大後方,幫助劉邦治理漢中這裡,蕭何在漢中實行輕徭薄賦,深受漢中百姓的愛戴,劉邦對蕭何不能不防呀。

但是,蕭何這個人,他沒有什麼把柄可抓。劉邦想要找他事情,也是沒有什麼正當理由,恰恰是蕭何太廉潔了,劉邦覺得蕭何是危險人物!

所以,劉邦晚年,尤其是他在討伐英布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是蕭何。因為他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若是自己不在了,蕭何是他最大的隱患。

蕭何名聲太好了,他擁有好名聲,若是想要當皇帝,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蕭何幫助他掌管大漢十幾年,若是蕭何有異心,兒子漢惠帝劉盈絕不是他的對手。

劉邦的意思是想要除去蕭何,在劉邦平叛英布還沒有回來之前,他就多次問蕭何最近怎麼樣了?

當傳話的使者說蕭何把國內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工作任勞任怨,一絲不苟的時候,劉邦就不太高興。

每一次訊問,都是這樣。

總之,蕭何在劉邦看來,就是一個完人!

事實上這個時候蕭何也察覺到異樣了,蕭何經常被劉邦問,也知道不是什麼好事。他的手下就告訴他,你可能要大難臨頭了,皇帝現在是懷疑你了。

蕭何不知道如何應對?

手下就告訴他,如今你若是想要活命,唯有自毀名節了!

如何毀名節呢?

讓關中的所有百姓都痛恨你。關中百姓最重要的財產就是土地了,所以,蕭何就以低價的方式,來大量收購關中的土地,甚至是強買強賣的。

儘管說蕭何不願意做這種貪污受賄的事情,但是,逼不得已,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不得不這樣做。

果然沒有過多久,關中的百姓都恨死蕭何了,到了劉邦平叛英布回來之後,沿途很多百姓都在告蕭何的狀,說蕭何利用職務之變,為自己謀取私利。

劉邦聽了十分的憤怒,事實上他內心還是很高興了,蕭何最終還是沒有保住名聲,不過,他還是被劉邦抓起來,送進了監獄裡。

蕭何為人很好,而且他之所以貪污,就是怕劉邦殺了他。這個是很多明事理的人都知道的事情。當蕭何被劉邦抓了之後,就有人給劉邦求情,說蕭何沒有任何錯誤,是一個好宰相,不應該把他關押到監獄裡,要讓劉邦放了蕭何。

最後,劉邦也就順手把蕭何給放了。

為何本來對蕭何是不滿的,蕭何貪污之後,劉邦就選擇饒恕他一命呢?

因為蕭何貪小利,有私心為家人謀私利,這說明他沒有窺伺劉邦的江山,若是窺伺江山的人,是不會在乎小恩小惠的。就如同劉邦滅秦後,來到漢中的時候,他是求毫無所犯的。他想要的就是天下,所以,他必須要給漢中的人留下好的印象。

蕭何若是名聲很好,不貪污,不謀取私利,這讓劉邦放心不下呀,這和劉邦當年的做法很像呀。所以說當蕭何貪污了,自毀名節了,劉邦就懂蕭何的意思了,他是不會窺伺自己家的江山的,索性, 就把蕭何給放了。

只能說帝王心海底針,是最不好琢磨的。若是琢磨不透帝王的心思,很有可能被殺,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還好蕭何是一個聰明人,選擇了自毀名節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參考資料:《史記》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4evkFXgB9wjdwRpvzb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