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雜談#
沒有對比就沒有害處!
電視劇《風雨送春歸》播出的話評價會變差,特別是和《狂飆》比較的時候。
雖然幾乎是同一題材的作品,但雙方有幾個等級不同。
《風雨送春歸》
與《狂飆》流暢的敘事和充實的人物塑造相比,《風雨送春歸》給人一種粗製濫造的感覺。
首先,是AI改頭換面的失敗。
于震一登場,觀眾的尷尬就要犯了。
于震
趙新的髮型和身材加上驚人的「臉」,再加上美白,整個人物就會變成「怪物」,出軌了!
也許是AI換臉等補救措施在加緊進行,于震只提供了一張臉,聲音合不上臉,可以演戲!
于震
說實話,于震這種平淡無奇的演技也和男二號這樣重要的角色實在不匹配。 所以雖然高深莫測,但實際上平淡如水,殭屍的臉有一種既視感,被男人一號的王志文無情地壓碎了。
其次,故事平淡無奇。
《風雨送春歸》題材非常凝神,尺度也不小,但編劇沒能寫出優秀的故事。
內容鬆散,漏洞百出,狗頭一把,貓頭一把,扎堆又無聊,很難調動觀眾的戲劇觀積極性。
《風雨送春歸》
敘事方式還是最傳統的平房直敘,這無疑對編劇的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風雨送春歸》被稱為最近反映紀檢幹部工作、生活、親情、友情、愛情的全景式,故事線密集,相互纏繞。 編劇需要嚴謹的邏輯和細緻的安排,才能更深刻地展示人性,展示犯罪過程,直擊觀眾的心靈。
但《風雨送春歸》一開場就露餡了,編劇和導演顯然沒有能力控制這個題材!
而且,草台班的製作水平。
《風雨送春歸》
聲音、細節、後期,還有衣服小丑全面拉拽大腿。
開頭的爆炸像爆竹一樣,薄如政府辦公室的國旗和線,高爾夫球場的螢幕只是一幅畫……
而所有看似重要的場景都匆匆而過,沒能通過每個場景的詳細描寫來演繹人物和故事!
俞飛鴻的演技很普通
除王志文外,大部分演員的表演都帶有掩飾之意,雷諾等幾位青年演員游離於電視劇之外。
全劇的《草台班子》既視感!
我不禁懷疑,《風雨送春歸》在這個時間段播出,是不是在擦著《狂飆》的熱度。
中央電視台用「次貸」播放《風雨送春歸》,也是在考慮到其質量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吧。
王志文
老戲骨王志文向來以出色的作品說事,這次種的是老戲,他可能也後悔下一場《風雨送春歸》的戲!
其實,王志文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出色!
紀委書記身上的不怒自威、德才兼備,被王志文詮釋得淋漓盡致,展現出一種義正言辭、不失生活化的人物氣質。
遺憾的是,再優秀的演員也要「埋沒」在國產劇這個泥沙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