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祴卷蘭芽,城標拂曙霞。
溪行鷗避錫,岩供馬銜花。
翠柰經園密,蒼莓渡彴斜。
暮雲他日合,相望在天涯。
釋義:
釋才長吉:北宋時名僧釋長吉,住凈名庵,號梵才大師,與宋祁交情深厚,每年春茶上市,梵才都給他捎來天台茶。
天台:縣名「天台」,蓋因天台山而得名。地處浙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
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孫策平定會稽郡,九、十月間,孫策分章安置始平縣(又稱南始平),初名「始平」,就是指平定了天台山區內的越族大部落,這是天台建縣之始,也是台州設立的第一個縣,轄境包括今之天台、仙居兩縣。
天台也是東晉大文豪孫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國高道葛玄、西域高僧曇猷和歷代文人墨客爭相前往的聖地。
祴:佛家術語,法器,即一種盛花之供養器物皿。
北宋•宋祁《天台梵才師長吉在都數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句 其一》:「坐中不起見諸方,滿祴天香嗅薝蔔。」
蘭芽:蘭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典出《晉書•謝安傳》:「謝玄 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玄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後因以「芝蘭玉樹」喻優秀子弟。
城標:即指天台赤城山,亦指赤城梁妃塔。赤城山石色赤如霞,故有「赤城霞」之稱。
古人以「滄海月、赤城霞、巫山雲、瀟湘雨」並舉,稱天下絕景。
典出東晉•孫綽《游天台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的句子。
唐代李善為此句作注引「孔靈符云:『赤城,山名,色皆赤,狀如雲霞。』」
曙霞:朝霞。
唐•錢起《登復州南樓》:「孤樹延春日,他山卷曙霞。」
蒼莓:即蒼蘚,苔蘚。
唐•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彴:山間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腳石。
唐•張祜《鍾陵旅泊》:「龍筇迥泊灘聲下,略彴深行樹影邊。」
暮云:即「春樹暮雲」,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唐•杜甫《春日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他日:指有朝一日,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魏晉•無名氏《古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
相望:遞相,互相。
南朝•宋•鮑照《建除詩》:「平原亘千里,旗鼓轉相望。」
天涯:天的邊緣處,比喻距離很遠、極遠的地方。
南梁•陸倕《以詩代書別後寄贈詩》:「山川望猶近,便似隔天涯。」
宋祁(998年-1061年)
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後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北宋文學家。
天聖二年進士,初任復州軍事推官。經皇帝召試,授直史館。歷官龍圖閣學士、史館修撰、知制誥。曾上疏認為國用不足在於「三冗三費」,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費是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主張裁減官員,節省經費。並與歐陽修同修《唐書》,《新唐書》大部分為宋祁所作,前後長達十餘年。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諡景文。
卒諡景文,與兄宋庠並有文名,時稱「二宋」。
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天台
縣名「天台」,蓋因天台山而得名。地處浙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
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孫策平定會稽郡,九、十月間,孫策分章安置始平縣(又稱南始平),初名「始平」,就是指平定了天台山區內的越族大部落,這是天台建縣之始,也是台州設立的第一個縣,轄境包括今之天台、仙居兩縣。
其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由赤城、瀑布、佛隴、香爐、華頂、桐柏諸山組成,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為甬江、曹娥江和靈江的分水嶺。
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於世,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海內外。
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最美十大宗教名山之一,天台山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既有五峰環繞,雙澗瀠流,滿山松樹鬱鬱蔥蔥,綿延數十里;又有天生石橋,三折瀑布,世所罕見。
東晉大文豪孫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國高道葛玄、西域高僧曇猷等等的「天台行旅」,更是讓天台的美名千年流傳。
攝影:陳興長、信銘雁、肖連飛、褚旭
詩路天台┃《題桃源小景》 明•杜寧
詩路天台┃《杜鵑花》 清 • 張聯元
詩路天台┃《瓊台夜月》 清·陳溥
詩路天台┃《赤城棲霞》 清·陳溥
詩路天台┃《華頂觀日》 清·陳溥
詩路天台┃《石樑飛瀑》 清·陳溥
詩路天台┃《桃源春曉》 清·陳溥
詩路天台┃《螺溪釣艇》 清·陳溥
詩路天台┃《寒岩夕照》 清·陳溥
詩路天台┃《清溪落雁》 清·陳溥
詩路天台┃《雙澗觀瀾》 清·陳溥
詩路天台┃《斷橋積雪》 清·陳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