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家具頂峰之作,拍賣出968.5萬美元天價,震驚世界

2020-09-28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它是中國家具頂峰之作,拍賣出968.5萬美元天價,震驚世界

2015年3月,一套明代黃花梨圈椅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了968.5萬美元的天價,再次刷新了世界座椅的拍賣記錄,中國製造再次震驚世界。

很多人要問:一套座椅何以拍出如此驚人的價格?這便要從中國座椅的發展史說起了。

圈椅被譽為「中國家具史上的頂峰之作」,被世界認可,成為當代家具製造的一個重要理念,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最早的國人是不坐椅子的。

早在周朝時期,人們習慣了席地而坐。古人穿的是裙褲,盤坐很容易走光,所以當時的人都是跪坐的。

後來,胡床、胡椅傳入中原,人們加以改進,出現了臥榻、矮几等家具,但與我們現代人用的家具還有很大的區別。

進入隋唐時期,我國的家具開始變高,有了八仙桌、高凳子,床也隨之升高。當時的日本、朝鮮等國仰慕中華文明,紛紛效仿大唐文化,至今朝鮮、日本、韓國等國還有席地而坐的傳統,這都是當時學習的唐朝文化。此後,中華家具文化兼容並蓄開始轉型,而日本等國還停留在舊文化當中。

圈椅大致也是起源於唐朝,它最大的特徵便是靠背和扶手一氣呵成,由一個半圓形邊框連接,靠背高兩側低,成孤型。圈椅的內部為上圓下方,預示著天圓地方的古老哲學。

圈椅自發明之日起便出現了很多變種,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太師椅。太師椅的發明還有一個小故事。相傳,宋朝宰相兼太師蔡京一日坐在椅子上聽下屬彙報工作,他本想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不想頭揚的過猛,官帽險些掉下來,場面很是尷尬。一個官員看在眼裡,為了拍蔡京馬屁,回去便命人定製了一把椅子,這把椅子後靠時可以托住頭。獻給蔡京之後,他很是喜歡,故此命名為太師椅。

無論圈椅怎麼變種,最受人喜歡的仍然是傳統的圈椅。到了明朝圈椅發展到巔峰,無論是從設計角度,還是從藝術審美角度來看,圈椅都達到了極致。故此,明朝圈椅在收藏界也備受推崇。

中國的圈椅早已走出國門影響世界,1944年,丹麥設計師漢斯·華格納受到《坐在明代椅上的丹麥商人》 畫作啟發,設計出了著名的中國椅,這副畫作里的椅子便是明代的圈椅。

1950年中國椅傳入美國,迅速風靡全國,被美國《室內設計》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面對這樣的評價,漢斯·華格納淡定回應,在中國這種椅子已經使用幾百年了。

事實上,華格納第一次見到真正的中國明代圈椅卻還要等上四十年,直到20世紀80 年代才親眼得見。

中國圈椅一路走來,從工藝、用材再到市場認知度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正是有了這些內外條件才有了今天圈椅的天價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2Rbp03QBd8y1i3sJ8_0X.html